這週的寶積經說到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要能行善法,行平等心,
名為菩薩。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何謂三十二法?
法行有五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4、破壞憍慢 5、深樂佛道。
平等行有八法。
6、愛敬無虛 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涅槃
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10、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12、自求已過,不說他短。
善行有七法。
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18、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19、行方便慧
20、應四攝法。
法住行有十二法。
前八法從親近善知識到依智修行;後四法是菩薩的攝化眾生。
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22、一心聽法 23、心住遠離
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25、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28、常依於真智 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30、言常決定 31、貴真實法 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上述菩薩行三十二法成就才真名菩薩。 《大寶積經》卷112 所說較為簡短有些對一般佛弟子較難清楚明白他的深意。圓波法師應用論來對照說明讓我們能更清楚明白。有《瑜伽師地論》卷79、《攝大乘論本》卷中、《大寶積經論》卷2。
希望各位同學法喜滿滿。下次繼續來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