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趟溫馨愉快收穫滿滿的參訪
基金會 小編敘述
佛青假日佛學院學員,在認真研讀佛學著作之餘,每年固定舉辦一次參訪之旅,一方面是參學,一方面是聯絡學員的感情;同時藉由戶外活動,以調節身心平衡。今年的參訪,訂在11月28,29舉行,目標:南投的道場。由於天空作美,出遊的二天,天氣宜人,大家又同時享受了日光浴與森林浴,真開心極了。
因謝老師的安排,我們有機會到「法鼓山」竹山安心服務站拜訪,小小的地方,佛堂、共修的桌椅,佈置得很溫馨、莊嚴;尤其菩薩們熱情的款待,在在都讓人內心昇起一股溫暖的感受;尤其那好吃的糯米蕃椑(玉米)、蓮霧、芭樂等等好吃的點心,讓人回味無窮,真是棒極了。
用過午餐後,便到德山寺參訪,這是此次最主要的行程。德山寺環境的幽靜及上佛學課程寬闊的樂林學園;聽住持師父德翰法師介紹說,般若班學員就有200多位,而都不需要廣告招生,學員自動介紹學員,就可以招到這麼多學生,可見辦學水準的優良。對德山寺的印象並不是建築本身,而是寺的人文歷史,它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
另外,我們聆聽老師父德學法師的開示,講述如何把『緣起』應用在生活中,這是一堂在書上無法學到的歷練。師父娓娓道來,如何把傳統的寺廟,燒金紙、抽籤問卜等習慣,改變為如今合乎佛法的現況,這不僅僅是師父的智慧及毅力,更是能懂得因緣法則,善巧的運用因緣的成果。我們個個都充滿法喜的離開德山寺,這是一趟很有價值的旅程。
晚上住在「山林瓦舍」民宿。山林間的住宿,不需要有太多的裝璜,自然感的舒爽。山林瓦舍的早、午、晚餐是養生又可口。用心去品嚐,可體會到30,40,年前的人情味。讓我們對老闆和老闆娘的用心,誇讚不止。
第二天上午的半日遊,對我們年過半百的人是體力的考驗。我們探訪太極峽谷的勝景,攀爬新建的「梯子吊橋」—俗稱「天梯」。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以知名的茶園和竹海,聲名遠播,而「太極峽谷」的險峻雄偉名噪一時。太極峽谷原名石杭峽谷,位於竹山鎮加走寮溪上游,下游是瑞龍瀑布。因加走寮溪的中段在北面切割山塊裂隙而形成的斷岩絕壁與瀑布湍流的峽谷風光,景緻可媲美東部的太魯閣峽谷、燕子口、一線天等名勝,故又稱為「西部太魯閣」。先民經營開闢步道,竹山鎮大鞍里「大鞍嶺」「梯子嶺」齊名有「一崁到肚臍,二崁到目眉」的俚語,可見道路的陡峭難行。南投縣政府於93年重新開發太極峽谷風景區,為改善往太極峽谷途中梯子嶺土地公段崩塌危險路段,避開下切渡河的艱難路程,於94年新建乙座有梯子的吊橋,橫跨立秋寮溪(加走寮溪支流),為全台首見有200餘階梯,兩端落差20公尺,全長136公尺,橋下峽谷深百餘公尺之吊橋。讓我們展現體力,並享受森林浴及山谷美景,真是令人難以忘懷。
為了趕路去參訪南林尼僧苑,中午提早於11:15分便吃午餐。南林尼僧苑,佔地甚廣,進入僧苑就有迎賓的能量茶恭迎,在我們剛挑戰天梯後,這杯能量茶來得真是時候。經過觀音亭,進入佛殿聽住持僧尼開示。
在僧苑印象最深刻的是後院走道—打著赤腳走在兩旁植有青綠植樹長長的戶外走道,來到供奉著佛陀舍利的圓環石塔,遶塔三匝行禮,感覺佛陀很親近。因為怕回台北途經高速公路塞車,不敢逗留太久,所以匆匆離開,有點可惜。
此次也很感謝葉醫師帶來在遊覽車上播放的佛國之旅的影片,還有要感恩謝老師的行程安排及時間的控管。還有多位志工菩薩的幫忙及付出,及全體參與的菩薩們,共同寫完這次圓滿的參訪聯誼之旅。謝謝大家!